以下內容可能應該或許大概似乎好像必須判斷含劇情介紹,慎入!

我想,關於翻譯作品的好壞,有程度的人,或說只要有心都看得出來是「翻譯」的問題還是「原作」的問題;畢竟「龍族」的好看除了作寫得好之外,翻譯自然居了首功,若不是翻譯「王中寧」先生能把原意翻出來,可能為喪失很多趣味,又如「陰陽師」若不是找「茂呂美耶」這個通熟中日文化的譯者來翻譯,恐怕很多原本意境也會消失。
翻譯,是種文化的轉移,絕對不是把文字做個轉換而已。
換句話說,翻譯最大的隔閡是文化,而不是你看不看得懂原文。
舉個例子吧,把「押忍(日文おす)」來翻譯成中文看看?
現下許多日文譯者在一般情況已經會將之翻譯為「早!(1)」
那,特殊情況呢?
翻譯的基準原則依序是「信、達、雅」,我卻看過很多譯者只顧著「雅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「信、達」。混口飯吃也就算了,靠這樣不入流的翻譯欺世騙俗,就成了毒瘤。
確實也很很多閱聽眾抱持著「我不管翻譯好壞,只要沒太差,能看得懂就好」的論點;我想以這類閱聽眾來看同文館的文章,大概就會認為我是個過度吹毛求疵的人了。不過無可否認的,有無視翻譯好壞的閱聽眾,自然也有我這類重視翻譯「信、達、雅」並重的閱聽眾,不是嗎?
近期看了本翻譯小說《薔薇的瑪利亞(薔薇のマリア)》。
說是近期,其實也經過一個月以上了。這本書的翻譯還算不錯,美中不足的部分,就是譯者「飛天鼠」似乎陷入了「文化」差異的模糊地帶,而讓本書留下了遺憾的瑕疵。
雖說瑕疵之處並不影響整體閱讀,不過也確實減少了閱讀的樂趣之處,我僅大略提出《薔薇的瑪利亞》書中三個翻譯瑕疵部分來討論,來進入正題吧。